中新网普洱7月21日电 (黄兴鸿)“五年时间,红外相机拍摄到印度野牛上千次,还记录到了一头幼崽两年的成长变化,这些影像资料特别珍贵。”21日,云南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(以下简称糯扎渡保护区)管护局局长卢文如是说。

  卢文介绍,印度野牛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。在中国主要生活在云南省南部和西藏南部,数量不足200头。作为云南全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糯扎渡保护区,地处澜沧江下段,位于云南省普洱市辖区内,面积为18997公顷,是印度野牛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。

  为加强资源管护,2018年以来,管护局在糯扎渡保护区内陆续安装了近200台红外相机,与森林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开展跟踪调查等,摸清了辖区内的印度野牛情况——共7群27头。

  “要不是有红外相机,我们根本不知道印度野牛幼崽和成年后的颜色差异那么大。”卢文介绍,成年印度野牛头顶及四肢膝盖以下为白色,其余身体为黑色,因脚上长白毛也被称为白肢野牛或白袜子。2021年7月21日,红外相机拍摄到一段珍贵的影像——印度野牛群中多了一只全身长着黄毛的幼崽。

  首次记录到印度野牛幼崽,管护局工作人员特别高兴,为其取名“犇犇”,希望它健康成长,家族不断发展壮大。“犇犇”也被管护局列为重点关注的对象,详细记录它的成长变化。两年时间里,20台红外相机拍摄到“犇犇”50余次。“犇犇”4个月黄色毛发开始变灰,6个月时四肢开始长白毛,到9个月时毛色已和成年的一样。而五年时间里,共有50台红外相机上千次拍摄到印度野牛。

  据悉,为保护好印度野牛,管护局采取一系列措施,包括收回近100亩荒地开展印度野牛栖息地保护修复,现已成为印度野牛长期固定活动的乐园;建设1000余亩食物源基地,种植棕叶芦、杨翠木、玉米等印度野牛喜欢吃的食物;修建人工硝塘,满足它们取食硝盐的需求。

国际绿色品牌联盟
Avatar photo

作者 绿色在线

  “绿色在线”创建伊始,坚持以绿色人文,绿色人生的永恒理念,始终坚持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内外广大客户需求,传播国内外绿色文明、绿色文化、绿色经济、绿色能源、绿色旅游、绿色农业、绿色发展等最新动态信息。为了绿色在线更好的发展壮大,欢迎各界有缘人士,友情参与共同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