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视作最依赖人类灵感的影视行业,如何直面人工智能的浪潮?
11月26日,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《今日影评》特别节目“中国电影向新力”电影科技篇展现影视行业正在发生的改变:在30分钟内完成百万字小说的主题拆解、人物关系图谱绘制,将传统数周的工作量压缩至小时级…… 爱奇艺的“剧本工坊”让市场看到了AI与影视创作核心环节的深入融合的诸多可能性。

爱奇艺自研的“剧本工坊”是一个直接为创作者赋能的一个工具。爱奇艺副总裁、智能制作部负责人朱梁介绍:“ 爱奇艺创新实现对剧本主角关系的量化评估:用“男女互动关系图”“情感关系图”直观呈现剧情——情感升温时两条曲线“双向奔赴”、距离拉近,疏远时曲线分离,帮评估者快速判断节奏与情感浓度,这些能力在《宁安如梦》《爱你》等热播剧中,其量化分析能力已经得到充分验证。
截至2024年底,该工具已累计为5000部小说和剧本提供评估。
事实上, “剧本工坊”仅仅是爱奇艺系统化探索AI赋能内容创作创新实践的一个缩影。在2025年的爱奇艺世界·大会上,爱奇艺对外宣布已经构建起覆盖内容创作、视觉设计、拍摄辅助等全环节的AI工具矩阵,且均已实现规模化落地应用。
通过AI生图、图生视频及AI生模型等方式,爱奇艺还显著提升了虚拟制作所需的数字资产制作效率。剧集《魅影神捕》还通过AI图生模型——数字资产用于虚拟拍摄——数字资产3D打印实体道具——实体道具用于实景拍摄的尝试,实现了数字资产在虚实世界的双向互通。值得关注的是,在AI辅助下,3DGS模型重建速度已达到传统模型重建的上百倍,爱奇艺使用该方式保留了部分剧集实景的数字资产。

从剧本创作的源头革新,到拍摄制作的效率提升。AI工具矩阵已实现影视生产全流程的深度渗透。
这些工具并非替代创作者的创意主体地位,而是通过“人机协同”将从业者从机械性劳动中解放出来,以标准化、可复制的技术能力,为影视工业化建设提供了从创意起步的全链条支撑。
2025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,出现了许多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新词,如具身智能、6G、低空经济等,这些新词为电影行业的发展传递出了新趋势。一年以来,无论是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的成功,AI视频赛道的火热、虚拟拍摄的大规模使用,都可以看到科技是中国电影工业化产业链背后强大的支撑力量。 爱奇艺为代表的视频平台在“AI+影视”方向上的探索,既是顺势而为,也反映了平台已经意识到文艺作品更应借助科技手段注人性、情感和价值观的表达,传递深刻的思想内涵。
当内容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能提质增效,整个行业也将从“规模扩张”稳步迈向“质量提升”的新阶段。
声明:文字、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