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沈阳11月25日电 题:中国多地推进“银发族”身边的适老化改造
新华社记者洪可润、于也童
走进沈阳市铁西区启工街道重工新村社区居民周国忠的家,卧室床边安装着起身扶手,床上有着可调节椅背角度的防褥疮靠背器、防褥疮坐垫。“这些改造没花家里一分钱。”周国忠说,今年63岁的他因意外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,通过社区免费进行了家中的适老化改造。
截至2024年底,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.1亿人。其中,约90%的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。近年来,各地不断推进各项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。
2020年起,沈阳市根据“愿改尽改”“一户一案”原则,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。对经评估为“完全失能”或“重度失能且长期卧床”的老年人,每户最高给予3000元改造补贴。
浙江、贵州等地推出居家适老化改造“焕新”补贴政策,对老年人家庭购买适老化产品给予补贴;湖北武汉等地着力探索适老住宅建设,打造一批可租可购的适老住宅产品。
“沈阳市老龄化程度较高,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攀升至30.6%,一些‘小改造’就能解决‘大问题’。”沈阳市民政局副局长张葛介绍,目前全市已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万余户。
除了居家适老化改造,多地还正持续加大助浴、助行、陪诊等居家养老服务力度,持续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网络。沈阳市民政局为特殊困难老年人、8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购买居家养老服务,截至目前,沈阳全市累计提供服务突破190万人次、服务时长280万小时。
在沈阳市浑南区彩霞社区的低保户王斌家中,助老员刘丽静正在打扫卫生。刘丽静每周都会到常年卧床的王斌家中服务三到四次,为她理发、助浴、做饭、收拾卫生等。据王斌介绍,只需要在“沈阳养老”微信小程序上下单,就能免费享受多种上门服务。
不仅在沈阳,呼和浩特市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,为老年人提供“为老餐厅+助餐服务+送餐入户”多元化服务模式;天津市河西区构筑符合老年人需求的“15分钟服务圈”,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便利的生活照护。
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提出,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,完善城乡养老服务网络。
“从家中到社区,适老化改造正提升老年人的生活体验。”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说,“下一步,需要政策、市场、社会形成合力,继续提升适老化改造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,让更多老年人有尊严地安享晚年生活。”
声明:文字、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立刻删除。